宜声听力科普小课堂:声音,也会过敏?
2022-04-13 发布
类 别:
安庆售后中心 区 域:
大观
联 系 人:宜声听力
联系电话:18955698360
( 联系我的时候请说是在 轻信息网 上看到的 安庆售后中心信息,谢谢! )
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,某些声音,只要一听到立刻就让人浑身难受!
感觉大脑像在被摩擦,背上仿佛有无数只小虫飞掠而过,身上的每一个鸡皮疙瘩都跳了起来。
很多人会说,听到指甲刮擦黑板、金属划过玻璃、泡沫塑料摩擦等声音时,会有这些不舒服的感受。而对于一小部分人来说,可能很多别人听起来并没有什么问题的声音,也会令他们难受。
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
1、耳朵最敏感的区间
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,指甲刮擦黑板、金属划过玻璃、泡沫塑料摩擦这些声音都是刺耳的,使人不舒服的。
这是因为这些声音正好落在耳朵最敏感的“区间”。
我们的耳朵通常可以听到频率在20Hz-20000Hz区间的声音,这一段的声音我们称之为可听声,不同的物种也具有不同的可听声区间。
例如狗能听到的范围就更广,15hz-50000hz,可以听到很多人类听不见的声音。
而在人的可听声区间内,研究人员发现,2000Hz-4000Hz是人耳最敏感的声音区间。
那么,接下来聪明的你一定能猜到了,这些恼人的声音正是集中在这一区间。
平时人的发声频率集中在85Hz-1100Hz之间,大多数只在80Hz-260Hz,很难接近这一区间,因此和别人正常沟通时我们不会感觉不适。
而当听到这些频段内的声音时,人就会感觉到难受,据部分研究者考据,这很可能是记录在人类DNA里的“警示”,因为很多猛兽在靠近时会发出类似的声音,所以我们的祖先为了自身安全,便需要对这些声音保持敏感。
2、大脑的**
那么,又为什么这种“敏感”的体现是我们浑身不舒服呢?
有人一定会问:为什么不干脆让我疼一下?而是要这么折磨我呢?
这是因为人大脑内的一个名为杏仁核的部位。
杏仁核是产生情绪、识别情绪和调节情绪,控制学习和记忆的脑部组织。
当杏仁核受到**时,我们便会表现出迷惑、焦虑、恐惧、退缩、发怒等反应。
当那些特殊区间的声音**到耳朵的敏感区间时,杏仁核因听觉皮层的传导受到**,产生一系列反应。
你有没有感觉,那些听到刺耳声音时的反应,其实很像是在害怕、生气、焦虑时的生理反应呢?它和痛觉不是一回事,自然也不会是同样的感受。
3、声音也会过敏?
除了对于这些特殊频率区间的声音外,还有一部分人会对具有某个特征的声音具有特殊的生理反应。
例如某个音量的声音,或者某个音调的声音。
它不同于那些很多人都会觉得不舒服的声音,往往针对每个不同个体,都有属于自己特殊的一种声音会导致不舒服。
这就是听觉过敏。
很多原因都可能会导致听觉过敏,但是通常认为与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下,或者是突然遭受非常大声的冲击性伤害有关。
此外,一些疾病也可能导致听觉过敏,如自闭症、偏头痛、威廉斯综合症、阿狄森氏病、贝尔氏麻痹症、抑郁症、莱姆病、头部外伤或内耳感染等。
患有听觉过敏的人在听到声音时,哪怕并不是噪音,也可能会感觉到耳朵有刺痛感。
这种疼痛反应与鼓膜张肌的活动量增加有关,当特定声音强度**时,鼓膜张肌收缩,并牵扯鼓膜导致耳朵疼痛。
这种异常的鼓膜张肌反射被称作紧张性鼓膜张肌综合征(TTTS),其会伴随触发声学反馈,这可能是引起听觉过敏的潜在原因。
4、如何治疗听觉过敏?
首先,要判断清楚,到底是哪一类听觉过敏:响度听觉过敏(对大声感觉不适),恐惧听觉过敏(一种情感反应或逃避某些环境),疼痛听觉过敏(对高频声音的一种身体不适)。
目前针对听觉过敏的治疗方法还存在很多讨论,通常会采用下列方法中的多个组合来进行治疗。
声治疗
声治疗方法旨在让人对触发的声音不敏感,类似于“脱敏”。
一种方法是使用入耳式发声装置,让患者暴露在低强度宽频噪声中;另一种方法则是给患者小心地引入特殊的环境声。
这两种方法的音量需要控制在患者可接受的音量之下开始,然后慢慢增加音量使得患者逐步适应。
心理咨询
听觉过敏给患者带来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心理问题,很多人会觉得别人听着都不难受,只有自己听着不舒服,可能会勉强自己接受,或者将自己视为异类,为工作生活学习带来很多困难。
所以需要以理解和鼓励的方式帮助他们,调解他们的心情。
听觉过敏活动治疗
耳鸣与听觉过敏通常往往是相伴发生的,有时先触发耳鸣,后来产生听觉过敏,有时则是听觉过敏又触发了耳鸣,总之,很多针对听觉过敏的治疗方法都采用或模仿了耳鸣的治疗方法。
听觉过敏活动治疗(HAT)就是仿照耳鸣活动治疗方法(TAT)来治疗听觉过敏。
这一治疗方法结合心理咨询和声音治疗,重点关注患者对声音的反应。
社交协助
对于恐惧听觉过敏的患者,应该鼓励其参加社交活动,尤其是在复杂的环境。
同时,由患者信任的辅导老师陪同参与,这有助于较少患者的焦虑和烦恼。
认知行为治疗
认知行为治疗同样是采用了和耳鸣治疗类似的方法。
该方法包括教育、放松训练、特定声暴露
温馨提示:宜声听力科普小课堂:声音,也会过敏?信息由轻信息网网友发布,其真实性及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。轻信息网仅引用以供用户参考。详情请阅读轻信息网免责条款。